第一季確實牢牢抓住了( le)我的註意力。劇情主線清( qīng)晰明確——夢境之神為奪回( huí)神器、重聚力量而展開的( de)冒險,目標明確且自成體( tǐ)系,故事完整度令人滿意( yì)。世界觀構建令人嘆為觀( guān)止,既宏大復雜又精妙細( xì)膩,處處滲透著深刻的主( zhǔ)題思想,各元素編織得天( tiān)衣無縫。盡管世界觀設定( dìng)包羅萬象,核心劇情卻始( shǐ)終聚焦明確,每個新引入( rù)的角色都與主線巧妙呼( hū)應。看完後我迫不及待想( xiǎng)看第二季如何拓展這個( gè)精彩的世界。
可惜第二季( jì)完全沒能做到,大部分時( shí)間裏,劇情如無頭蒼蠅般( bān)漫無目的地遊蕩,劇情發( fā)展偏離主線,各種情節轉( zhuǎn)折缺乏合理鋪墊,角色臺( tái)詞空洞無物,某些角色的( de)言行舉止更是違背人物( wù)性格邏輯。沒有連貫的主( zhǔ)線劇情,只有一堆支離破( pò)碎的中篇故事和冗長的( de)哲學場景,拖沓推進卻毫( háo)無實質進展。奧菲斯篇章( zhāng)漫長到令人窒息,丹尼爾( ěr)的故事線像是硬塞進來( lái)的補丁,就連夢境之神與( yǔ)父母的會面也淪為為象( xiàng)征而象征的空洞橋段。更( gèng)糟的是,為何要每集都生( shēng)硬地塞入新角色來填補( bǔ)劇情漏洞?這些新增人物( wù)對整體敘事幾乎毫無貢( gòng)獻。新引入的元素不僅膚( fū)淺瑣碎,而且出現得快消( xiāo)失得更快。所有角色的生( shēng)命力仿佛被抽幹,淪為沒( méi)有靈魂的空殼。
原版漫畫( huà)以低調激進的方式——為酷( kù)兒、跨性別與非二元性別( bié)角色留出空間,卻從不明( míng)確宣告。而劇集則經常反( fǎn)其道而行:它以一種更像( xiàng)表演而非自然的方式突( tū)顯這些身份。代表性變成( chéng)了美學展示,而非生活體( tǐ)驗,傳遞的訊息也開始顯( xiǎn)得說教。過度堆砌LGBTQ+元素和( hé)多元化設定。第一季對少( shǎo)數群體的呈現自然無痕( hén),從不喧賓奪主;而第二季( jì)刻意安排的(大量)同性戀( liàn)關系和跨性別角色卻顯( xiǎn)得生硬突兀——雖然刻意突( tū)出這些元素,它們卻與故( gù)事主線格格不入,這種不( bù)自然的強行植入在第一( yī)季中從未出現。
第二季節( jié)奏稍好,但卻帶回了幾個( gè)在第一季就已經顯得累( lèi)贅的情節與角色,例如Rose Walker和( hé)Lyta Hall的支線。Lyta Hall尤其佔用過多篇( piān)幅。即使後續變得重要,但( dàn)劇情仍給人一種本該翱( áo)翔卻在漫無目的閒晃的( de)感覺。這在第二季對Loki和Puck等( děng)角色的過度沉溺中尤為( wèi)明顯。他們的存在感過於( yú)卡通化、過度放縱,甚至讓( ràng)人分心地覺得愚蠢。
連環( huán)殺手大會的情節也是如( rú)此——這本是個絕佳概念,漫( màn)畫以詭異的超現實風格( gé)成功呈現,但在劇集中卻( què)顯得滑稽、調性突兀,甚至( zhì)削弱了本該存在的恐怖( bù)感。
其中部分問題本可透( tòu)過更好的節奏掌控解決( jué)。劇集經常混淆「慢工出細( xì)活」與「拖泥帶水」。重要的篇( piān)章被壓縮,而無關的支線( xiàn)卻被允許肆意擴張。這種( zhǒng)失衡讓整部劇感覺頭重( zhòng)腳輕。它需要更多季數、更( gèng)多喘息空間,以及更強烈( liè)的剪輯決策。
不過,在視覺( jué)表現上,劇集令人嘆為觀( guān)止。 夢境看起來極美,CGI 整體( tǐ)表現穩定,超現實的基調( diào)始終如一。它黑暗但不絕( jué)望,怪異但不混亂。設計選( xuǎn)擇經過深思熟慮,整體美( měi)學具有一致性。
《睡魔》是一( yī)部充滿野心的作品,幾乎( hū)達到了自己的標準。 它擁( yōng)有偉大作品的各個要素( sù):強大的主角、豐富的神話( huà)、大膽的主題,以及真正的( de)視覺想像力。但它的結構( gòu)缺陷、過度放縱的節奏,以( yǐ)及不穩定的焦點,讓它無( wú)法達到本該觸及的高度( dù)。
《睡魔》從來就不是一部容( róng)易改編的作品。原版漫畫( huà)結構鬆散、哲學性強,而且( qiě)以一種在紙本上成立的( de)方式呈現混亂感——因為它( tā)本就該像夢境一樣。劇集( jí)以真誠與技藝擁抱了這( zhè)種混亂,但仍舊在熟悉的( de)問題上跌倒:節奏、連貫性( xìng),以及未能聚焦於最精彩( cǎi)的素材。